(前排右數第5位為愛威科技董事長丁建文)
會議紀要
由北京、河北、山西、天津、內蒙五大臨檢中心聯合主辦的華北地區臨床檢驗質量控制與標準化高峰論壇于2010年11月5-6日在長沙召開。此次會議是華北地區臨床檢驗質量控制與標準化協作組成立以來的首次學術會議,北京臨檢中心王清濤、河北臨檢中心趙建洪、山西臨檢中心李連青、天津臨檢中心楊斌、內蒙古臨檢質控中心張軍力及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中日友好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山西省人民醫院、唐山市婦幼保健院、內蒙古醫學院附屬醫院、內蒙古自治區醫院、包頭市醫學院附屬醫院、天津中醫院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等三十多家大型醫院的檢驗專家參加了會議,上海臨檢中心李泳主任也應邀出席了會議。
會議由北京臨檢中心王清濤主任主持,以尿液檢驗的質量控制和標準化為主題。會上,王清濤教授、馬駿龍教授、曾真教授和李永教授分別就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的標準化、新進展、現狀和問題及質量控制作了精彩演講,與會專家們就尿液有形成分檢驗標準化和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難點及解決方法進行了積極熱烈的討論,達成共識如下:
1、關于傳統的尿有形成分離心檢測,與會專家認為,尿液有形成分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對疾病的診療具有更大的臨床意義,應該以定量結果發出報告。離心方法因存在有形成分不完全沉淀、細胞破壞現象,定量計數與真實結果明顯偏低,結果誤差大,作為定量方法不準確;而對于臨界值低標本,同樣因為上述問題可能發生漏檢,故作為定性方法無法確保檢出率。國家檢驗標準第三版,已刪除了人工鏡檢的參考值,故推薦使用大樣本量原尿定量分析方法做尿液鏡檢。
2、對于尿液綜合分析的方法,與會專家認為:用尿干化學檢測作為鏡檢過篩,陽性方作鏡檢,是不可取的,因為干化學檢測影響因素多,特別是小兒科、腎病科、泌尿科的標本用干化學檢測作為過篩極有可能導致漏檢;干化學+流失技術作為鏡檢過篩是較為理想的方法,但假陽性高,陽性標本須人工鏡檢工作量大;尿液分析的理想方法應該是:干化學檢測+有形成分定量檢測,而有形成分定量檢測的理想方式是:基于形態學分析原理的儀器對有形成分進行自動分類計數,以解決流式細胞技術無法解決的陽性標本復檢問題和人工鏡檢的時效性問題和離心引發的誤差問題。
3、關于對尿液有形成分自動分析儀器的選擇和評估,與會專家認為:不管基于什么原理的儀器,最基本的評測指標應該是重復性,準確度,臨界值檢出率。根據上海臨檢中心最近的檢測結果,AVE76系列產品以上幾項指標的表現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盡管目前該類儀器還不能達到非常高的識別準確性,但顯微鏡采集到的真實圖像和自動識別后可疑目標請求審核的提示,可以促使操作者對結果進行審核達到較高的準確性,報告確證性形態學結果。
4、對于尿液有形成分鏡檢的質量控制,與會專家認為:應對儀器的靈敏度、計數準確性、和識別正確性三個方面進行質量控制,生產企業應該提供儀器這三項指標的質控品。目前,因為病理有形成分采集及保存的難度,如何實現對結晶、上皮細胞等有形成分檢測的質量控制仍然是生產企業和各臨檢機構面臨的難題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此外,主管檢驗質量的臨床檢驗中心應采取相應質控手段對儀器進行質控評價,特別是對儀器的靈敏度和識別正確性,必須有嚴格的質控措施,這是保證臨床標本在實際檢測中不被漏檢和錯檢的關鍵。與會專家認為安徽臨檢中心2010年6月發布的“關于我省尿液有形成分定量檢驗指南的通知”非常具有參考意義,各省可參照安徽的做法、結合各省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指南,督促各醫療機構檢驗科重視尿液鏡檢項目,規范尿液有形成分檢驗的方法,以提高檢工作質量,更好地為臨床和患者服務。
5、關于尿液有形成分正常人參考值的問題,與會專家認為:任何檢測方法都必須有對應的正常人群參考值,這也是臨床最為關注的問題。目前情況下,不同方法的正常人群參考值還難于統一,但最終方向應該是以真實調查值為基礎制定統一的參考值。
6、關于紅細胞形態學分析,與會專家認為:紅細胞形態學分析數據對判定血尿來源意義重大,尿液有形成分自動化分析儀器必須具備此項功能并且能在報告中體現。
本此高峰論壇上專家學者的討論共識,對我國尿液有形成分檢驗標準化的進步和發展以及指導臨床實驗室工作特別是質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次會議形式也獲得了協作組成員單位的一致認可,協作組呼吁與會專家和學者繼續關注尿液有形成分檢驗標準化和質量控制的相關話題,群策群力共同解決國際難題,提升我國檢驗水平。綜上,本次會議學術成果豐碩、意義深遠、成功圓滿!